2024年,全市科技系统坚持围绕产业抓科技找人才,壮大产业强科技聚人才,认真贯彻落实全市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大力实施发展“翅膀工程”,加快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加速汇集科技创新资源,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质赋能。全社会研发投入同比提高13.11%、达到146.6亿元,研发投入占比提高0.1个百分点、达到2.34%。临沂市被评为山东省2023年度创新驱动发展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成效明显督查激励市(全省5个),临沭县获评省科技创新强县。
一、科创平台体系进一步健全。统筹推进各类平台建设,新增省级以上科创平台15个,其中,在新材料、医养健康、现代高效农业等领域新认定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在电子信息、冶金、机械、现代物流等领域新增省级新型研发机构4个;新备案省院士工作站4家,续签院士工作站2家。
二、关键技术攻关能力持续提升。聚焦产业技术需求,实施重大关键技术攻关行动,共获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立项支持253项,其中,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6项、中央引导地方资金项目8项。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在新型肥料、生物制造、现代食品等领域共获省级以上科学技术奖励14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省科学技术青年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三、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持续融合。通过培育孵化、科技招引、科技人才领办,全年共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40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达到41.49%,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46.83%。
四、科技成果转化链条持续完善。实施“百校千企”计划,引导全市1000多家企业对接高校院所130多所,签订合作攻关项目300余项。加强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建设,临沂科技大市场试运行,新培育省级中试示范基地3个、市级15个,总量达到28个。
五、科技人才引育成效更加明显。坚持以产聚才、产才融合,成功举办中国创新挑战赛、创新创业大赛及“创新山东院士行(临沂站)”等引才聚智活动5次,累计引进各类科技人才1000余人,其中,引育国家级科技人才7人、省级19人。拓展人才引进渠道,在长三角等地新认定市级“人才飞地”9个、总量达到35个,引进人才团队200余人,开发新产品100项左右。
六、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更加有力。加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费县省级农高区通过省科技厅现场考察和论证评估。强化农业科技研发,获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支持,组建省科技特派员产业服务团7支,选派科技特派员820余人,开展农业技术服务300余次。
七、科技创新生态更加优化。出台《临沂市实施发展翅膀工程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临沂市关于加强科技财政金融协同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配套制定《临沂市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管理办法》《临沂市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示范基地备案管理办法》《临沂市科技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办法》等规范性文件3个。加大对上争取力度,用好研发补助、科技奖补、贴息、风险补偿等政策,共为1500多家企业争取省级以上科技资金4.3亿元。创新科技金融,为企业发放科技成果转化贷款14.4亿元,争取国家科技创新再贷款9.6亿元、居全省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