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技术先行有备无患
日本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属于地震多发国家,全球10%的地震均发生在日本及其周边地区。上个世纪20年代发生在日本中部的关东大地震夺去了几十万人的生命,而震后发生的二次灾害损失更是巨大。除大地震外,日本大大小小的有感地震更是频繁发生,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大地震发生时会破坏通信网和交通网,因而短时间内搜集受灾情况和掌握受灾程度非常困难。1995年日本神户大地震发生后,政府在3天之后才掌握了受灾地区的大致情况。
日本政府在1978年制定了《大规模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日本科学家在部分海域水下2000米安装了监测系统,通过海上监测船将有关信息发射到人造卫星上,再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密切监视大陆架板块的移动。日本政府还开发了“地震受灾早期评价系统”。该系统储存了大量4级以上地震资料,一旦发生大地震,该系统可以在30分钟内自动计算出受灾规模,指导当局有针对性地迅速展开救援措施。2002年,为了在大地震后能够迅速掌握震区的受灾情况,以便迅速采取抢救措施,日本内阁府决定租用美国IKONOS卫星观测地震受灾情况,并在2003年底建成了利用卫星监测的自动化地震灾害监测系统。
美国IKONOS卫星自1994年由军用转为民用,它是极其先进的地球观测卫星,位于地球500千米—1000千米上空的轨道上飞行。卫星装备有观测地面用的CCD照相机,其分辨率为1米,不仅能分辨出地面建筑物等物体,还能够分辨出地面上的汽车。当地震发生后,根据日本的要求,IKONOS卫星将飞过地震地区并拍照,然后把震后照片与震前照片进行重叠对比,两张照片不吻合的地域即是受灾严重地区。了解到受灾严重地区情况后,该系统在短时间内就会把情况报告给国家紧急灾害对策本部,然后采取相应救灾措施。另外,该系统还可把公路、铁路、桥梁等重要建筑和设施的情况事先输入计算机,地震发生后,就能够马上了解这些重要设施的破坏情况。
城市建设规划之时,日本重视防灾避难的设计。抗震性和安全性是日本建设公路、铁路和公园等城市基础设施的重点。行走在东京的大街小巷,不难发现政府指定的避难“缓冲地带”,不少城中绿地和街心公园的入口处都插着“地震避难所”的牌子。
日本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有应对地震的丰富经验:一是有强烈的防灾意识,二是不断总结防震抗震经验教训,三是有备无患,遇震不慌。
日本每当地震发生后,政府会在“首相官邸危机管理中心”设立“官邸对策室”,召集有关部门举行紧急会议。决定由官邸对策室负责迅速收集震灾信息。内阁府、海上保安厅、国土交通省、经济产业省、总务省也相应设置对策室或联络室。
此外,警察厅设置灾害对策本部,各县的警察当局也成立应对机构,全力收集信息。以消防厅长官为本部长的对策本部根据在灾害发生时的应对手册,指示各地报告受灾情况。防卫厅长官召集各部门聚会商讨对策,自卫队也进入“非常勤务状态”,急派联络人员到事发地区。日本的煤气公司在居民住户的煤气表安装了防震仪表,发生烈度4度以上的地震时煤气管道会自动关闭。
日本在发生地震时能够采取有条不紊的应对措施,与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并加以改善有关。
英国:专业搜救轻不言弃
英国消防局搜救小组多次参与国际救援任务,在地震救援方面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包括:
1.正确认识幸存者的存活时间
有些人认为,在大地震2天后被埋压人员生还希望渺茫,6、7天后还能发现幸存者应是“奇迹”。但专业搜救人员不这么看,在他们眼中,受损甚至坍塌的建筑物里充满蜂巢状的空间,由于各种因素,许多受灾人员能顽强地坚持多天。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比如,1985年,墨西哥大地震一周后抢救出的人员中仅婴儿就约有10名,甚至有一个9岁男孩在大地震15天后才获救。因此,只要还有一点希望,搜救工作就不要中止。
2.尽量多派专业搜救人员并紧急培训非专业人员
在很多情况下,非专业的救援人员对坍塌的建筑物内是否存在幸存者缺乏辨别经验,因而导致一些受灾人员失去最佳抢救时间。此外,建筑物废墟存在很多可知和不可知的危险因素,非专业的救援人员对这些危险因素缺乏认知,容易导致建筑物进一步坍塌。而专业搜救人员掌握正确的搜救知识和技巧,拥有专业的搜救工具和丰富的搜救经验,能将有关危险降至最小,并提高受灾人员的生还率。因此,应尽量多派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参与震后搜救工作,并加强对非专业救援人员的现场紧急培训。
3.搜救行动应该持续
震后搜救到了一定程度,需要有选择性地一点一点清理废墟。由于余震和受损建筑物的不稳定性,这是一项非常危险的工作,要加倍小心。需要强调的是,在清理废墟的同时要继续进行搜寻工作,随时准备抢救此前未发现的幸存者。因此,搜救工作应该是持续性的,直到所有受损建筑物检查完毕,废墟清理工作全部完成,以及寻找幸存者的希望完全消失,搜救工作才应宣布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