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强政策激励,形成高新技术企业服务合力。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去年以来,获得省企业研究开发财政补助资金281.95万元、市级“小升高”财政补助70万元,拨付区高企奖励90万元;落实高企政策减免所得税4349万元、研发经费加计扣除159万元,带动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3.59亿元。创新服务模式,深化流程再造,建立“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服务机制,组织专人帮助企业查找问题、补缺补差,邀请专家对高企申报材料提前“会诊”,指导企业修改完善,提高企业评审通过率。
二是建设平台项目,激发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动能。围绕高端不锈钢、现代物流、高效绿色产品、木材四大优势产业,高标准打造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省、市级科技平台,为创业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依托铁路物流、高端不锈钢与先进特钢基地等产业集群,打造铁路物流园支线,加快新型化工产业园和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引入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山东华云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等创新资源。打造区内项目人才集聚新高地,将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企业纳入高企项目培育库,设立1家省级院士工作站和1家省级专家服务基地,建立5家企业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企业孵化器、2家科技产业化公共服务平台,深化招才引智、促进产学研合作,满足小微企业多样化创新创业需求。
三是强化龙头支撑,发挥高新技术企业领军作用。加快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全面清理盘活“僵尸企业”,保障土地、资金和创新要素流向科技型企业,加快形成产业体系和产业集群,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力培育本土科技强企,提升新兴产业聚集力,投入科技补助资金284.3万元,培育山东常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山东德志机械配件锻造有限公司等机械制造类以及金典(山东)食品有限公司、临沂亚进食品有限公司等绿色食品加工类高新技术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