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强科技型企业培育,增强创新引领示范。今年以来共申报三批高新技术企业129家,争取2020年省“小升高”补助450万元、落实市区奖励资金1200万元,研发经费补助3138万元。高企享受减免税3亿、研发经费加计扣除11亿、土地减免税474万,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02家,有效激发企业创新潜力。二是夯实创新平台基础,筑牢科研孵化载体。严把创新平台安全关,对众创空间、研究所等进行督导检查,压实安全生产责任。筛选重点企业40家择优申报创新平台,组织517众创空间等4家申报省级平台,其中锄禾生态成功备案院士工作站;申报市级重点实验室5家;智慧新能源研究院等2家完成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绩效核查。加快临沂木业产业技术研究院、临沂商贸物流科技产业研究院建设,着力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体系。三是创新科技项目管理,强化辐射带动。申报市级以上科技项目16项,顺和集团承担的“北斗科技应用示范工程”项目已报科技部评审;积极推进科技项目“揭榜制”“组阁制”试点,征集市级项目25项,同步推进区级项目试点改革。四是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科研与产业融合。开展企业技术难题和人才需求征集活动,印发《科技工作指南》等200份,通过政府网站、“科技兰山”公众号等发布科技成果50余项,重点推进了金立机械与上海大学苗中华教授等合作。组织180多家企业参加全面对接长三角洽谈会、“山东大学科技直通车”、共同体“揭榜挂帅”宣讲等活动8场次,推进各方人才技术及资金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