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莒南县科技局牢固树立“以党建引领科技创新发展”的工作理念,将党建工作和科技创新发展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切实发挥科技创新的“助推器”和“催化剂”作用,树立“红色旗帜”,夯实“红色堡垒”,激活“红色引擎”,积极践行“一线工作法”,不断推动全局党建工作落实,以抓好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引领全县科技创新发展,取得良好效果。
一、深度融合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素养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心,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来山东视察重要讲话以及十九大、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开展四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总结历史经验、笃定信仰信念、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干事创业力量。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基础上,将科技创新系列政策和业务知识纳入支部学习计划中,把推进科技工作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支部学习研讨的重点内容,着重加强对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落实的学习研讨,在学习研讨中碰撞思维,形成有效抓工作的思路措施,达成思想共识,提高决策执行力。
同时,为进一步建设学习型机关,增强业务理论学习的针对性、经常性和实践性,有效增加个人业务知识储备,增强个人效能,更好地适应工作需要。结合全县“庆百年华诞、促改革发展”党员大学习大培训大提升活动,进一步扩大学习培训范围,将党员、群众全部纳入活动,在全局开展“业务大讲堂、能力大提升”活动,实现了全体干部职工学习培训全覆盖。该活动以“练内功、提服务、强素质”为目标,实行干部职工轮讲制度,致力于政治素质的提高和业务能力的提升。截至目前,已开展党员集中学习32次,开展二轮“业务大讲堂”活动,累计参加业务知识讲解人员22人次。
二、深度融合党建制度与业务流程
坚持“把支部建在工作一线”,充分发挥党建促发展的优势引领作用,着力探索接地气、带露珠的支部工作法,助推工农业企业创新发展。结合科技职能,探索把“党企党建共建共发展”活动作为服务企业发展的重要载体,积极与服务对象开展党建联盟活动,努力构建“信息互通、阵地连用、活动合办、优势互补、互促共赢”的党建联盟新格局,不断探索推进基层党建的新思路和新办法。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县科技局认真梳理业务工作,围绕党建发展和服务对象反映强烈的问题,从影响工作质量和效率等方面召开专题研讨会,认真查摆问题,进一步完善业务流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为推动党建工作与科技业务水平双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今年,积极深入社区一线,与淮海东路社区多次对接社区需求,现场签订了淮海东路社区同心驿A001设备更新维护项目共建协议,共同打造同心驿暖心一体化设备。围绕党企党建共同提升这一目标,积极沟通金胜、华泉等企业推进党建联盟活动,双方将开展互讲党课、联合扶贫帮扶、联合主题党日、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引导企业参与县域发展建设等多项共建活动,切实发挥党建核心引领作用,助力工农业企业跨越发展。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服务体系逐步建立,业务流程进一步完善,服务程序进一步规范,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确保了行动有“魂”,执行有“纲”,切实打通了党建和业务服务的梗阻,搭建起了干群间的“连心桥”。
三、深度融合党建载体与培训模式
积极探索精准的科技业务培训模式,大力推进“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方式,进一步拓宽服务范围,提升服务水平,实现了由单一的科技管理向多方式的创新服务的转变。
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县科技局积极开展“科技政策进企业、创新服务到基层”和“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精准辅导会”等主题党日活动,邀请技术专家、第三方机构和业务人员深入基层企业一线,面对面讲授最前沿、适用的科技知识和优惠政策,重点围绕技术贸易合同登记、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创新平台建设、高层次人才招引、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联合等方面谈思路打算和破解方法,多方联动聚力发力,为企业提供了精准化、个性化的服务。今年以来,已开展技术贸易合同登记培训2期,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精准辅导会2期,科技政策进企业5次,组织科技特派员赴洙边、岭泉、石莲子等5个乡镇开展一次“人才助力、科技下乡、服务‘三农’”巡回宣讲活动,共集中培训群众420余人次,现场答疑60余次。
四、深度融合党建成效与工作实绩
用科技工作实际来检验党建工作成效,利用“莒南红e家”APP、党员积分管理制度等多种量化机制,衡量党员干部是否真正将党性修养、工作业绩和服务群众意识彻底融合发挥,是否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着重做到党员积分与科技业务、“双报到”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等工作的深度结合,切实做到党员积分表现与日常工作表现相互印证,以积分考评倒逼全体人员高效履职。
通过大力实施“四个深度融合”,以党建统揽全局,找准党建和其他工作的结合点,将支部建设与业务建设、廉政建设、文明建设等工作深度整合,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充分发挥出党建促合力的“乘数效应”,在全局党员干部中激发出了强大的“争一流、上水平”动力,实现支部建设与其他业务工作同频共振、深度融合、相互促进的良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