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组织机构 | 通知公告 | 科技新闻 | 政府信息公开 | 普法宣传 | 机关党建 | 公众参与
当前位置: 首页>>科技新闻>>县区科技>>正文
构建“科创+金融+人才”体系 助推罗庄高质量发展
2021-08-30 15:10 科技局 


作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示范区,近年来罗庄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新旧动能转换和工业转型升级,积极探索科技创新与人才、金融深度融合发展模式,深入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人才、金融资源之间的交流合作,全面构建科创+金融+人才服务体系,着力塑造罗庄科创生态圈,全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峰”,为建设“富强精美新罗庄”注入强劲活力和智力源泉。

一、主要做法

(一)以“三个中心”建设为依托,全面赋能各类企业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市场导向,以集聚资源、人才为先,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全面创新,大力实施重点科技创新工程,推动发展动力转换,为加快区跨越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投资8亿元建设目前国内单体面积最大的科创孵化基地——启迪科创孵化基地,努力打造政策先行、智力集聚、创新先导和产研融合的创新创业人才硅谷。该项目借鉴中关村发展模式,清华启迪科创大厦项目集聚了清华启迪控股、北京中投长城基金、上海博尔捷集团、海尔海创汇、沂蒙院士中试基地等高端优质资源,设立启迪科创中心、金融创新中心、人才智汇中心,着力建设人才集聚高地、科创领先高地、金融创新高地。启迪科创中心承接了启迪全球的140个科创载体、清华科技园超千家跨国公司研发总部的创新资源,促进最新科研成果在临沂落地转化目前引进新材料、数字经济、节能环保、先进制造等重点领域的科创型企业57家,其中院士项目1个,高层次人才项目3个,启迪产业体系产业项目及上市公司3家,高新技术企业及软件企业7家,正与重点企业华盛江泉集团、银凤陶瓷等进行合作,提供科创资源深度服务。人才智慧中心致力于探索“未来人力资本”方向的人力资源新生态,建设“人才有价”模式的国际人力资本产业园,实现产业+企业+人才+人力的深度精准对接“国企+产业园”的市场化推进模式,已入驻国内、省内知名人力资源机构和新业态服务平台35家,服务企业1829家,提供就业岗位860个,带动就业5965余人。金融中心通过招引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企业入驻,建设临沂金融机构集聚区、金融要素汇聚区、金融服务试验区。引进国内外上百家新型金融机构入驻,为全市规模企业发展和初创企业成长提供全周期金融服务引进北京中投长城、深圳银雁科技、北京科蓝软、上海简雍资等金融机构,重点打造金融机构集聚区、金融要素汇聚区、金融服务试验区。目前已入驻金融机构27家,服务区内外企业80余家,累计实现企业投融资6亿多元。目前正在建设的深圳联合金融控全国离场作业中心,预计今年可实现纳税500余万元。

(二)以“人才立区”战略为指引,凝聚人才创新创造合力。坚持党管人才把人才工作摆在全局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用人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形成统分结合、上下联动、协调高效、整体推进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一是坚持政策引领,优化招才引智环境。出台《关于加快集聚产业领军人才的实施意见》、《关于鼓励创新平台建设发展人才改革试验园区的实施意见》和21项配套措施,制定实施了《乡村振兴人才引领行动计划》,出台双创先锋青年企业家、首席技师、和谐使者、科技之星、金融之星等培养办法,设立人才招引奖励资金,推行顶尖和领军人才支持计划、本地乡土人才评选计划、青年后备人才遴选计划,对顶尖人才、创新人才、实用人才予以支持。二是主动拓宽视野发挥驻京、沪、深新旧动能转换工作站作用,与60余所院所建立合作关系,组织省外、海外人才对接洽谈活动,引进高端外籍智力,成立沂蒙院士专家智库,引进各类顶尖和领军人才、创新创业人才、高学历人才、高技能人才等逾千人。三是强化服务保障。加大“党管人才”统筹协调力度,持续优化政策环境、市场环境,优化办事程序和审批流程,贯彻落实好各级人才优惠政策,成立罗庄区人才发展集团、人才服务中心,加强跟踪服务。设置人才服务绿色窗口,为各类人才提供政策咨询、项目申报、业务办理等服务,多途径解决人才住房、医疗、子女入学等需求。四是激活企业力量,推动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支持企业以顾问指导、挂职兼职、技术合作、技术入股、周末工程师、假日专家等形式,高效率引进和使用各类人才,鼓励各类人才不变身份,不转户口,不转工资档案,不计时间长短,自由便捷地开展专业服务,努力构建“以产引才、以才促产、产才融合”的良性生态链。今年,山东罗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张江高科园建设新研发基地,承担1.1类创新药、高端仿制药和一致性评价品种的研制和开发,已被认定为浦东新区企业研发机构;华盛江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光集团有限公司先后引进外国专家3人,分别被评为国家、省高端外国专家和省“外专双百”计划。五是发挥市场作用,提升人才公共服务能力。推进人才服务市场化,快速引进国内外各类知名人才资源企业入驻,集合产业集聚、服务拓展、企业孵化、市场培育+行业创新功能特色,发展人才开发服务、培训服务、评价服务、信息服务,做好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力资源外包等工作,形成业态丰富、服务便捷的人力资源产业链,努力打造鲁南苏北地区人力资源行业交流平台。

(三)以“绿色金融”理念为指导,增强金融服务企业能力。发展绿色金融作为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创新性金融制度安排,引导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绿色产业。一是搭建企业融资服务平台除打造启迪科创大厦金融中心外,以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探索培育适应高技术产业发展需求的资本市场,努力为科技型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搭建平台和寻求合作机会。建立银行、基金、担保等多方参与、风险共担的市场化投融资机制,推动重大科技项目落地。同时,针对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科技型企业,与临商银行、农业银行多家银行积极开展“天使基金”“科技贷”“专利质押贷款”等融资方式,有效保障了罗庄区企业创新创业资金需求。围绕支持保护生态资源和绿色产业发展,建设罗庄区企业总部基地,积极对接深圳、青岛等地大型基金公司,在东部滨河区域建设基金小镇,为市场各参与方搭建绿色金融的综合服务平台。二是加大金融培训宣传力度。邀请省、市专家为区内有关部门、科技型企业负责人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科技成果转化贷款、技术合同登记与认定等方面的专题培训讲座,培训企业170余家,发放政策汇编200余份,极大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是积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支持金融机构和大中型、中长期绿色产业项目投资运营企业发行绿色债券或项目支持票据,提升直接融资能力。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挂牌)。鼓励优质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开展并购重组,推动产业绿色升级。引进北京、上海等地资产管理公司,探索设立资产交易中心,降低金融资产交易成本,提升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水平,引导金融资产规范流动,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四是注重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密切关注企业信贷风险,对重点企业实行一月一调度、一月一分析,发现金融风险及时预警,科学研究处置措施,确保不发生企业信贷风险。同时,严厉打击非法集资违法行为,强化对地方金融组织、金融机构的监管措施,守住不发生金融风险的底线。

二、取得的成效

通过科+人才+金融相互协同、相互促进,形成了独有的罗庄模式。人才、金融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智力支持和资金保障,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科技创新又为人才来罗、金融支持提供了土壤。围绕“3+X”产业,狠抓主体培育、项目招引、配套建设,大力建链补链强链,在新装备、新医养、新材料和X产业领域,科创+人才+金融三要素相互协同发力,有效推动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与孵化、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高技术产业投资与融资等工作

(一)科技创新发展成效进一步凸显通过实施科创型企业培育工程,目前,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42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29家,比十三五初增长48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7.6个百分点。续实施重大关键技术攻关,累计组织实施市级以上科技项目106项,获得科技资金7617.36万元。2019年,豪门铝业和罗欣药业2个项目获批山东省(厅市联合)重点研发计划,华盛中天获批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实现我区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突破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共获市级以上科技奖51项,其中,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启迪之星、中投长城、上海博尔捷等战略投资者落户罗庄,罗欣药业成功上市、获评省“十强”产业领军企业、第七届省长质量奖、国家“两业”融合试点单位,银凤陶瓷通过“泰山品质”认证、荣获“国家用瓷生产企业”,华盛中天、豪门铝业获评省制造业单项冠军

(二)引才引智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目前,全区拥有市级以上科技平台51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19个、市级30个。与20多所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校开展了产学研合作,签署合作协议10余项,累计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80余人,其中,获批泰山产业领军人才3人,入选省级海外高端人才3人,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1人,获得齐鲁友谊奖2人,沂蒙友谊奖1人,

(三)金融服务经济能力进一步增强。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补助力度,争取省市财政补助资金983.46万元,区级财政拨付补助资金655.64万元,争取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金和科技创新券资金1215.05万元,逐渐建立起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社会力量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体系,为创新创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三、下一步打算

今后,罗庄区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核心战略、科教与人才强战略,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推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大幅提升产业科技创新力、竞争力、影响力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力争新装备、新医养、新材料和X产业达到产值80亿元、200亿元、400亿元、100亿元,形成更具支撑力的产业集群依托罗欣,发展医药研发、健康食品、物流仓储等业态,构建大健康产业集群;依托盛阳、宏旺、豪门,发展航空航天、国防军工、医疗装备、健康家居等特种材料,打造新材料产业集群依托华盛中天、金马,发展专用车制造、农业机械、精密铸造,打造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氢能源产业环保产业新陶瓷产业,培育壮大“X”产业。支持企业围绕3+ X”现代产业开展“揭榜攻关”,搞出更多独门绝技,掌握更多核心技术,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力“富强精美”新罗庄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撑。

 

 

 

 

 

 

 

关闭窗口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