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郯城县紧紧围绕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部署,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大力实施人才“四大工程”,构建起 “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培育体系,促进产才融合发展,全力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形成了“产业聚人才、人才兴产业”的局面。在2019年山东省第二届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中,该县5人获优胜奖,占全省1/24,包揽临沂市企业类全部奖项。
一、创新评选方式,实施靶向选才工程
通过举办新动能创新创业大赛,采取“以赛代评”形式选拔各类人才,推动产业与人才融合发展。一是广泛宣传发动。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宣传作用,采取乡镇、园区和驻外招才引智工作站推荐的方式,扩大比赛规模和影响力。大赛共收到93个“创业项目类”和“7个创业企业类”参赛项目。参赛选手全部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博士研究生占90%,其中省级以上人才15人。二是严格项目筛选。围绕该县“4+3”产业体系,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医养健康、高端化工、现代高效农业、文化创意、精品旅游、现代金融服务等9个领域,经过层层把关,确定36个“创业项目类”和“7个创业企业类”项目进入决赛。三是择优促进落地。遴选出一批科技含量高、创业模式新、发展前景好、与郯城产业资源“完美契合”的高层次人才项目落户郯城,助推本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遵循创业人才评价规律,积极推进流程再造,采取路演方式,让选手登台阐述自己的创业项目和创业思路,同专家面对面交流。共评出优胜奖和优秀奖各18个。
二、打通绿色通道,实施高效引才工程
一是强化政策供给。先后出台《郯城县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实施办法》、《关于做好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工作的实施意见》、《郯城县鼓励引进高层次人才奖励办法》等文件,在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创业扶持、生活保障等方面制定人性化的支持措施,最大程度地释放政策红利。2012年以来,先后为10名高层次人才项目提供1900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解决人才创业之初资金短缺问题。二是创新引才模式。采取组建招才引智小分队、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等方式,拓宽人才引进新渠道,进一步对外打响“才聚郯城、智汇马陵”人才工作品牌;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走访对接专家学者、高校院所、人才服务公司,探索人才引进新渠道;与青岛科技大学签订政产学研合作协议,促进双方深度合作。三是加大海外引才力度。连续5年举办“核医学与分子影像高峰论坛”,吸引近千名核医学专家到郯城共谋产业发展;举办“一带一路·俄罗斯专家郯城行”活动,邀请专家到郯城考察洽谈,与俄罗斯联邦农业工业继续教育学院、中俄文化交流协会签订人才合作框架协议。
三、强化主体培育,实施精准育才工程
坚持把培养本土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统筹规划、共同发力,不断壮大各类人才队伍。一是抓好本土企业家队伍建设。借助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等高等院校,对企业家进行培训,根据企业需求、面临的问题实时进行改进,同步搞好政策解读和服务工作,促进企业家培训助力新旧动能转换。已对全县219名企业家进行系统化培训。二是抓好创新型人才培育。大力实施“郯城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工程”,2015年以来,选拔培养市级人才39名、省级以上人才15名。其中,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6人,候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人,外专“双百计划”专家1人。今年,共组织18名高层次人才参加山东省“创业齐鲁·共赢未来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最终4名人才脱颖而出,获得创业企业类优胜奖,包揽临沂市该类奖项,占全省的1/24;1名人才获得创业项目类优胜奖,占全市的1/8。
四、提升服务理念,实施用心留才工程
一是加强政策保障。出台《郯城县人才工作重点任务督办制度》,着重督促解决人才工作落实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确保人才工作落实到位。持续深化人才领域“一次办好”改革,简化审批事项,打通人才创新创业的“中梗阻”,着力打造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的政务环境。打通服务人才“最后一公里”。二是打造人才平台载体。坚持“筑巢引凤”与“固巢留凤”相结合,依托省级郯城经济开发区、高科技电子产业园、医药产业园“一区两园”三大平台优势资源,在人才工程、科技和产业项目、创新平台、重大活动、人才资金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支持。目前,已创建国家级众创空间1处、省科技企业孵化器2处,省众创空间1处。三是持续完善人才服务体系。强化高层次人才住房、医疗保健、子女入学、交通出行等生活保障,切实解决人才后顾之忧。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建设12栋人才公寓,为22名人才发放高层次人才“金郯卡”,从医疗体检、交通出行、娱乐健身、子女入学等2 0个方面给予人才全方位服务。
平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