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费县科技局发布2024年度科技成果登记入库“成绩单”:全年新增入库科技成果20项,约占全市新增总数的五分之一,其中智能制造、现代农业、生物医药等领域高价值成果占比达65%,成为县域科技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和科技成果加速转化的生动实践。
实施科技成果精准入库,构建科技成果转化“资源池”
县科技局积极响应上级部署要求,加强和规范科技成果登记工作,及时、准确、完整地统计科技成果,促进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及产业化,创新实施“分类筛选+动态管理”机制,重点挖掘县域主导产业和科技型企业的技术突破成效。通过“线上云平台+线下服务团”双轨并行,实现成果登记高效化、便捷化,为11家企业提供精准登记辅导,推动科技成果“资源池”规模与质量同步跃升。
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推动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在入库成果中,泰森日盛集团有限公司的“基于RFID技术的木门信息集成智能制造技术”实现木门与橱柜等家居产品全生命周期管控,现场错装率小于0.5%,每条生产线可减少人工20人,提高木门生产效率20%以上,管理时间节省30%以上,综合降低木门制造成本40元/扇,项目实施期内新增产值117200万元,实现利税1980万元。山东御华景宸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天蒙药谷中药材有机种植加工示范”采用“传统育种+分子标记”双轨技术,成功选育出性状稳定性高的白首乌驯化品种,建成300亩GAP标准种植基地,通过热泵梯度烘干工艺的应用,中药材关键活性成分保留率提升至92%,延伸开发出有机花茶、白首乌发酵饮品等6大类深加工产品。
创新科技成果服务机制,提升科技成果转化保障水平
县科技局创新推出“三维赋能”服务机制,推动全县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建立“一成果一档案”跟踪机制,充分发挥“科技成果转化贷”金融产品引导作用,促成成果转化贷款49项,总额达2.35亿元;组建“科技导师+金融顾问”双专业团队,全年累计服务企业200余家次,定制融资方案15个,科技贷款余额近50亿元;搭建“需求-成果”智能匹配模式,促成产学研合作35项,解决企业成果转化难题12个。
“科技成果入库只是起点,激活创新价值才是核心。”2025年将引导全县骨干企业、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通过联合攻关、自主立项等方式,开展科技成果评价登记,常态化开展科技成果挖掘、转化服务工作,深化“成果库+需求库”双向匹配模式,让更多“科技宝藏”从纸面走向市场,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